找到相关内容134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以《大乘起信论讲记》为主

    不能常值诸佛,信心难得成就,故而「意欲退者」。就用如来的胜方便行,那便是教令专意念佛,随愿得生他方净土,常得见佛,永离恶道,例如专念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,愿求生彼世界,即得往生。也就是说,一般怯弱的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774101.html
  • 学佛修行 万善同归—— 兼论延寿大师的四料简

    供养,惧谓信心难可成就,意欲退者。当知如来有胜方便,摄护信心,谓以专意念佛因缘,随愿得生他方佛土,见于佛永离恶道,如修多罗说。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,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,即得往生。常见佛故终...严持妙华乐,十五供养他方乐,十六经行本国乐,十七众鸟和鸣乐,十八六时闻法乐,十九存念三宝乐,二十无三恶道乐,二十一有佛变化乐,二十二树摇罗网乐,二十三千国同声乐,二十四声闻发心乐。   《群疑论》云:...

    林克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4374559.html
  • 空海法师:修行次第简介

    进一步“灭”,修行是让我们内心的痛苦与不安,都可以消失、止息,可以出离苦海,是这一生这一世就可以做到,不是等待来生,不是等到他方世界。   我们内心的痛苦、不安,是现在世、是现在...

    空海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1578252.html
  • 永明延寿禅师的唯心净土与指方立相

    所以,为使创修者有所依托,会集诸经所说净土,略说其中的十种以定指南。以《阿弥陀经》净土、《观经》净土、《梵网经》净土、摩醯首罗天净土、《涅槃经》之他方净土、《法华经》之三变净土六种为权;《维摩经》...

    杨笑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1578557.html
  • 宋代汉藏民间层面宗教文化交流

    宗教文化的交流。   综上所讲,北宋、南宋两朝,汉藏两族民众在今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宁夏、云南等省区的一些地方,相邻而住,交错而居,或以民间贸易形式市易于他方,买卖于彼土;或从军并肩而战,对隅而息。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478592.html
  • 回归经典.重视善本──提倡《大宝积经.无量寿如来会》

    校正,亦刊板以行。今按此经及余经传,为净土总要”(T47.257b)而此卷的最后一段〈净土总要七〉中有:“又,《大宝积经》云:‘若他方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,乃至能发一念净信,欢喜爱乐,所有善根回向愿生其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3678963.html
  • 略论菩萨弘誓与留惑润生

    解顺情所忻,何以故?说佛果即在三僧祗之后,说佛净土在于他方,此娑婆是秽土。修菩提者,厌垢欣真,乐生净国。设有住世菩萨,亦言留惑润生,为济众生故,非由法尔根本智自在力合如斯故。如是菩萨皆是顺情之法,法易信...

    尤惠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0779106.html
  • 晚唐观音法门的开展——以敦煌莫高窟 161窟为中心的探讨

    于胡瓶手;若为大智慧者当于宝镜手;若为生梵天者当于军迟手;若为辟除他方逆贼者当于宝戟手;若为口业辞辩巧妙者当于宝印手……   千手观音本身既然具备完整的五部密法,自可成一铺曼荼罗,何以还要有四方...

    郭祐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5479251.html
  • 世亲菩萨对《无量寿经》诠释:《无量寿经优婆提舍》(2)

    获陀罗尼者,不取正觉。”(T11.94b)第45愿:“若我成佛,他方菩萨闻我名已,皆得平等三摩地门。住是定中,常供无量无等诸佛,乃至菩提终不退转。若不尔者,不取正觉。”(T11.94c)   唐代....其德胜于他方佛国中人民作善千岁。所以者何?他方佛国皆悉作善,作善者多,为恶者少,皆有自然之物,不行求作,便自得之。是间为恶者多,作善者少,不行求作,不能令得。世人能自端制作善,至心求道,故能尔耳。是间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41979286.html
  • 普賢菩薩在大乘佛教中的定位及表徵

    補處菩薩。該經卷上:“設我得佛,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,究竟必至一生補處。”[51]《佛說阿彌陀經》:“又舍利弗!極樂國土眾生生者,皆是阿鞞跋致。其中多有一生補處,其數甚多,非是算數所能知之,但可以無量...

    张子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454779430.html